close
必買推薦
烤生蠔、炸雞排、轟炸大魷魚、花甲粉……隨著鐵西文化宮和鐵東明達歡樂夜市等相繼開業,鞍山的夜生活經過一冬的蟄伏又開始活躍起來瞭。
算算賬:小攤位也能賺大錢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白天行走於不同的地方,有的是寫字樓的一名白領、有的人有著穩定的工作、也有的是大學生,甚至還有的經營著小飯店……。然而到瞭晚上,他們都不約而同地來到夜市開始一天中的第二份“工作”:脫掉外套,系上腰包便成瞭一位地攤小老板。
大偉(化名)在鐵東一處夜市經營烤生蠔。生蠔算是夜市裡的主角,攤位也不少,大偉有自己的一套標準,他對食材標準要求很高,慢慢培養瞭自己的客戶群。僅去年夏天,大偉靠烤生蠔就凈賺瞭近15萬元。烤小串的劉師傅選擇瞭“饑餓營銷”,他用最好的肉,每天隻準備四千串,賣完為止,每天凈利潤都在千元以上。
市民小張和朋友合夥在夜市租瞭個攤位賣小吃,“許多人都以為我工作很光鮮,但收入確實很少。在夜市做起來後,開始挺怕見到熟人,後來想開瞭,靠自己掙錢是本事,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小張稱,身邊的同事朋友得知他在夜市擺攤兒後,還經常過來給他捧場。
夜市的火爆也帶動瞭周邊店鋪的人氣和出租車司機的生意。明達歡樂夜市附近樓盤的門店以前空瞭一片沒人租。自從去年夜市火爆後,夜市附近的門店一搶而空,租金也漲到瞭每年近8萬元。
調查:夜市賺錢項目很重要
據記者瞭解,去年夏天鞍山共有20多處各具特色的夜市。有的綜合型夜市,數量隻占1/3的小吃攤位卻吸引瞭70%的客人,有的夜市幹脆就以“吃”為主。可以說,夜市的紅火,多半靠“吃貨”們的“舌尖”捧紅。而“舌尖”上的夜市火爆,也反映瞭鞍山市民夜消費習慣的轉變。
一晚上下來,有人在夜市賺的盆滿缽滿,有的人隻能維持成本。想在夜市小吃界打開一片天地,選擇的項目很重要。據記者調查統計,生蠔、腰子、魷魚、花甲粉、薯塔、飲料等都是夜市上銷量排在前面的幾大類。去年,明達夜市有個薯塔攤位人氣很旺,市民想買一份薯塔甚至要領號排隊。
此外,不同地區的市民對小吃的認同度也不同。明達歡樂夜市市場負責人喬梁稱,在北出口夜市銷量特別好的雪綿豆沙和鍋包肉,在明達夜市就沒那麼火爆。而在別的地區銷量平平的蛋糕類小食雞蛋仔反而在明達就賣得很不錯。“我們也鼓勵業主創新,比如今年就入駐瞭許多新小吃,像四川小食‘狼牙土豆’、港式冰激凌、烤涼皮等。”喬梁稱。
思考:夜市考驗管理者的能力
對於夜市“吃經濟”的火爆,夜市管理部門認為,從沈陽興順夜市就可以看出,夜市的功能正從傳統的零售為主,轉變為一種消遣方式,“夜宵為主,逛攤為輔”。
現在人們購物,買便宜的要麼去超市,要麼網購,買貴的就去商場,逛夜市,“吃”才是最主要的休閑方式,呼朋引伴和吃喝談天兩不耽誤。而夜市商品則是“隨手買”,多是10元、20元的小額“即興消費”。小吃攤成為最有“錢途”的攤位,說明“民以食為天”正成為夜市消費的主流。
夜市是小老板創業最好的土壤,這裡除瞭成本小外,幾乎沒有其他費用,經營者其實應該好好把握機會,把它當作一個事業來做,要有長遠規劃。當然,誠實守信、童叟無欺對夜市經營者來說是最起碼的經營道德要求。
夜市也許會有點兒嘈雜,也許沒有沿街整齊的鋪面好規范,也許涉及安全、衛生等問題,夜市又是一個城市活力的體現,也是創業者最適合的土壤,做好瞭,更是城市的一張名片。
經過去年夏季的運營,今年夜市開市後,明達歡樂夜市就針對去年出現的問題進行瞭改進。比如夜市管理部門為瞭杜絕業主在自傢攤位後設置小餐桌,今年在公共區域設置瞭四處公共就餐區。就居民反映的夜市噪音問題,夜市管理部門也出臺8點半後禁止攤主播放音樂等。
北方晨報、印象鞍山 記者 常琳
超值
特價
全站熱搜